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的警示|言论
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的警示|言论原创: ABC安全
8月24日滴滴顺风车的一个违法司机残忍的杀害了一名乘客,导致8月27日全国的滴滴顺风车下线。一个违法者的个人行为导致千万个滴滴顺风车车主和乘客不能正常出行,这是蝴蝶效应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个展现。虽然我也是滴滴顺风车业务受影响的一个个体,但我支持滴滴顺风车的下线。相对于滴滴顺风车便捷的行程,我更重视对生命的尊重。这次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看似个体的偶发,实际是安全管理程序的缺陷,我们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要从中受到警示。
滴滴违法司机事件是一个从违章到违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违章正是安全管理领域的头号敌人。我们从滴滴违法司机事件得到的第一个警示,谁是违章者?各行各业都需要开展危险因素辨识,找出企业容易违章的岗位,分析出常见的违章行为。只有找出容易违章的岗位和个体,才能让我们切断违章向违法转变的链条,为防治违章打下基础。
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第二个警示,他为什么违章?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所以他们敢于违章。还有一些人抱有惰性心理,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凑合,干活图省事,嫌麻烦,所以他们愿意违章。另外一些人抱有麻痹心理,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所以他们选择违章。此外还有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等,让他们在平时工作中违章。
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第三个警示,怎么发现违章行为?这次事件滴滴公司暴露出安全管理的一个大漏洞,因为成本原因,它将问题发现机制——用户反馈,外包给其它单位。外包单位也是基于利润需求将用户的反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助涨了违章司机的违规动力,一步步由简单违章走向违法的不归路。所以企业要想长久安全发展,一定要重视建立自己的问题发现机制,及时纠正个体的违章行为,避免违章日积月累形成顽疾。
滴滴违法司机事件第四个警示,如何处理违章行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待违章行为应该毫不手软,坚决打击制止。违章行为造成的损失不仅伤及违章者个体,还会拖累整体的安全绩效,所以我们要发动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坚决的同违章行为作斗争,发现违章苗头及时制止。同时,我们还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汇总分析已经发生的违章行为,找到违章行为中有规律、根源性的问题,深挖安全管理漏洞,防止违章行为的反复发生。
本文原创作者:闵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