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unhao 发表于 9-19 21:13:22

荟萃 | 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鲍里斯·包盟演讲

荟萃 | 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鲍里斯·包盟演讲
2017-09-19 中国认证认可

9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沪举行,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交流、彼此分享。在大会的开、闭幕上,来自各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们分别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现萃取部分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与大家分享,以飨读者。

数字化时代的质量基础设施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数字与创新政策司鲍里斯·包盟

“德国产品一向以高质量闻名,但是面对新的数字时代,德国制造也要做出许多变革,以便能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虽然提起德国制造,高质量往往成为其标签,但是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数字与创新政策司产品安全、技术协调与市场监管处处长鲍里斯·包盟却带来了德国制造的新变化与新挑战——走向数字化。

包盟指出,在德国制造走向数字化时代的过程中,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抓住数字化的机遇,利用它的潜力;推进数字化时代的质量基础设施以及在确保最先进的质量政策的同时,坚持减少政府干预的监管方式。“德国制造走向数字化需要全面的政策支持。”他说,除了广为人知的德国工业4.0,德国制造的数字化政策还有中小企业4.0,通过能力资源中心网络,使中小型企业利用工业4.0的潜能;创新政策,主要是确保向研究、创新、培训以及质量保障所必须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足够的投资。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德国工业4.0在中国也更加有知名度。在包盟看来,德国工业4.0对德国制造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实施工业4.0,截至2020年,德国工业界计划每年向工业4.0应用领域投入3千亿元人民币,工业4.0将创造约1.1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增长。83%的企业相信,截至2020年,其产业链将呈现高度数字化的特征,目前在已有20%的汽车企业应用自动控制系统。这些都为给德国制造带来机遇,比如生产力提高 30%、效率每年提高3.3%、成本每年降低2.6%等。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比如进一步提升质量、改善质量基础设施,实现均衡的增长。

包盟指出,中小企业4.0的关键是建设能力资源中心,建立一个卓越中心的网络,作为辅助中小企业利用工业4.0潜能的核心工具,根据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为其提供最新的实用建议,使中小企业更易获得工业4.0的实践经验。同样地,创新政策则主要是培育创新能力,德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9%,10万德国企业定期向市场投放创新产品,德国企业向企业内部研发领域共投资约0.5万亿元人民币,在研发新产品、服务和生产流程上投入约1.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政策使产业保持在技术创新前沿,从而鼓励持续地在研发、科研和人才培养领域进行投资,坚持由企业推动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包盟特意谈及创新政策中的质量基础设施,长期一致的质量基础设施系统不仅可以确保产品安全,也能够推动创新。制定标准、推动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有效的市场管理,一方面不会干预市场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提升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一起协调全球质量基础设施,以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并推动创新,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所倡导的那样。”他最后说道。

来源:中国质量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荟萃 | 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鲍里斯·包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