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HOO 发表于 12-5 10:59:01

关于8.3d和8.5.2 判标的时候理解对不对?

如果已明确组织没有分析原因,不管他有没有采取何种措施,应判到8.5.2?比如:审核员在一家家具厂的售后服务中心审核,看到近三个月内己有多家客户投诉,反映的都是送货上门的家具有表面碰伤或划伤的问题。审核员问售后服务中心经理:“你们是如何处理的?”经理说:“我们接到客户投诉后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每次我都亲自带人去,给客户更换好的家具,并向他们道歉。客户对我们的处理结果还是满意的。如果以后再发生,我们还要继续这样处理。”8.5.2这题和销售部长抱怨零部件不合格自认倒楣是一样的,都是纠正措施的问题。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如果已明确组织分析了原因,而措施采取的不合适,应盼到8.3d?比如:

审核员在某微波炉生产厂审核,在成品检验站抽查检验记录时发现,有一批微波炉的电磁辐射严重超标,便问质检科负责人是为什么?质检站长说:“这是由于用在这批微波炉上的一批部件有问题造成的。”审核员问:“知道是哪一批部件吗?”质检站长说:“我们对部件的管理很严格,从计算机中查到了这批部件的编号,也查到了使用这批部件的微波炉,而且我们己经通知生产部停止使作这些部件,也通知销售部停止销售使用了这批部件的微波炉。审核员问:“到目前为止销售了多少用了这批部件的微波炉?”质检站长说:“我们会同销售部己经查过了,己经销了500多台,我们己经决定只要顾客一提出来我们就予以退换。8.3d 这题和装修漏水是一样的,都是当交付或在产品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应采取与不合格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以上是我自己总结的,不知道对不对,在这之前,我一直这两个概念有点模糊,特别是标准里描述的文字,如下:8.3 不合格品控制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8.5.2 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以上两条都提到了要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有的时候,我把握不好。

wxsunhao 发表于 12-6 07:16:26

8.3还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是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对顾客产生负面的影响。
8.5.2是纠正措施,是针对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YOHOO 发表于 12-6 10:30:36

我大致上理解了,谢谢!

潍坊学子 发表于 6-4 15:18:55

一旦提到不合格品,就判8.3

lion678999 发表于 7-3 09:12:30

wxsunhao 发表于 2013-12-6 07:16
8.3还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是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对顾客产生负面的影响。
8.5.2是纠正措施 ...

更具体点就是,顾客还不满意,就判8.3,顾客满意了,老板还不满意就判8.5.2

ewingnight 发表于 8-13 11:48:11

8.3d,是针对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8.5.2是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

zpzp 发表于 8-13 13:55:53

分析得很详细,很受用。

biewenhua 发表于 8-19 16:00:03

学习了,深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8.3d和8.5.2 判标的时候理解对不对?